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,成為更好的一個人;我們也都可以選擇,要帶著怎樣的一顆心來面對生活周遭的一切人事物。」
愛瑞克p.231《內在原力》
問你喔,面對不滿意的人生,你打算怎麼過呢?
- 抱怨天抱怨地,反正都是命運不好啦!
- 唉,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,努力讓自己求溫飽就好。
- 努力自我盤點,策略性累積實力,力求人生翻盤!
如果這是考試的話,你一定知道正確答案是C。可回顧自己過去的經驗,你確定自己真的選C了嗎?
我先自首,我是這樣選的:ACABCBABC……,有沒有像某種密技的暗號?哈哈哈。人嘛,一定有情緒,不可能一直保持理性積極的啦,偶爾就是會有耍賴,逃避的時候,這都是人之常情啦~
(現在你願意跟我說你真實的選項了嗎?)
有些人一直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,我很羨慕這群人。
有些人雖然偶爾對一些遭遇有些怨言,但他們擅長轉念,總是可以很快地適應當下的困境,我也佩服這樣的人。
另外一群人是這樣的,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終極目標,往往不願意待在逆境裡,反而總是關注著:如何解決逆境,讓自己繼續向目標前進!
而這第三類人,是我正在努力成為的那類人!
這讓我聯想到存在主義取向大師 Yalom對於自由與責任的觀點。
Yalom認為:有些人選擇逃避了解自己的責任,不願意主動創造自己的人生,同時也犧牲了自由,寧可待在不滿意的人生裡抱怨,也不願意探索自己想要的人生,擁抱自由,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!
當然Yalom也認為:理想上,人們應當負起創造自己人生的責任,當人們願意為自己創造,就能夠享受自由,向自己理想的人生前進!
至於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逃避了解自己的責任?原因很多,那屬於心理治療專業領域,在這裡先不談。
如果你享受著目前的生活,或是雖然頻頻抱怨,但因為某些理由,選擇待在抱怨的生活裡,那是你的選擇。
如果你有一個人生目標,你渴望早些抵達,那麼『以終為始』讓目標指引自己前進方向,有意識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遭遇與應對,讓自己更有效率地累積前進,會是很有價值的方案,因為一路上,你隨時可以提醒自己回到軌道上,隨時引導自己走在自己想要的方向上。
我想說的是:你可以選擇抱怨不滿意的生活,可以選擇被動適應逆境,也可以選擇主動指引自己的人生!
我選擇了…偶爾抱怨一滴滴,偶爾運用轉念技巧,讓自己情緒負荷不至於過大,然後增加主導人生的比例,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!
你呢?
你想怎麼選擇?
你打算創造自己的人生目標嗎?
【借書閒聊】
阿綸在閱讀中聯想話題,透過文章跟你閒聊
所有的訊息,我都會親自回覆
期待我們有更多閒聊對話~